本网站由甘肃省禁毒协会主办,今天是 2024年10月05日 星期六
禁毒文萃
当前位置:首页 » 禁毒文萃

转换人生战场 续写忠诚担当

来源:中国禁毒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24/8/27 17:18:26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编者按: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制服的颜色虽已改变,忠诚与坚守的底色却始终未变。在禁毒一线队伍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儿时大多怀揣着成为军人保家卫国的梦想,长大后在部队磨砺出坚韧不拔的品格。离开部队后,他们退伍不褪色,走上禁毒战线,将敢打敢拼、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带到工作中,让军旗和警徽在人生的战场上继续绽放光芒。本报推出特别策划,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些戎装换警服的平凡英雄们的动人故事。


从军营到警营 梦想未曾改变


■ 李杨丽


曾经,他的身影在军营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在汗水中磨砺出坚忍的意志;而今,他坚守岗位护卫安宁,在警营的蓝天下用铁血书写新的人生篇章。从军营到缉毒战场,对于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一级警长王一宁(化名)来说,不变的是保家卫国的初心。


近8年来,王一宁奋战在公安一线,累计参与打击毒品犯罪案件近100件,抓捕毒品犯罪人员7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约18千克。


制服更换 梦想延续


1997年,18岁的王一宁怀揣着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报名参军。在军队的20年间,他从战士成长为参谋,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在重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他一次又一次留下了奋力拼搏的痕迹。


2017年,王一宁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成为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的一名警察。穿着制服保家卫国是他从小的梦想,退伍后他选择以另一种身份践行誓言。


但从“军绿”到“藏蓝”的跨越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研判线索、布控侦查、追踪抓捕,陌生的工作内容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接踵而至。”回想起刚入警的那段时光,王一宁记忆犹新。好在有热心前辈的传帮带,以及军营生涯赋予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超强执行力,很快,王一宁就适应了高强度的警察工作。


刀尖行走 英勇无畏


2023年6月初,王一宁收到报警线索称,近期疑似有一名贩毒人员在辖区活动,主要以售卖冰毒和麻古为主。随后,王一宁与同事迅速结合相关线索展开侦查。


“他们的反侦查能力尤其高,喜欢昼伏夜出,行事极其警觉。”王一宁说。他们蹲守在嫌疑人住所附近,经过3天的等候,准确掌握了其行动规律,并制订出严密的抓捕计划。


终于,机会来了。在一次犯罪嫌疑人外出取快递时,王一宁果断下达了抓捕命令,3位民警迅速出击,瞬间将嫌疑人制伏。


“不要动!不要动!警察!”王一宁厉声高呼。但嫌疑人的反应出人意料,他像是一只被激怒的困兽,一瞬间猛地转身,掏出一支针管不管不顾地四处挥舞,眼神中散发着凶狠的光。


来不及多思考,王一宁和同事迅速躲避着针头,瞅准时机立即冲向前将嫌疑人扑倒在地,合力将其牢牢按住。“现在想起还是后怕,不停冒冷汗哟,毕竟怕针管不干净……”回忆起当时的紧张情形,王一宁仍心有余悸。


秘密跟踪、追车抓捕……与亡命之徒的斗争总是充满惊险。每一次抓捕行动对王一宁来说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但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打击毒品犯罪和守护一方安宁的决心。


智勇交锋 笃定前行


从军营到警营,王一宁的“硬汉”本色从不曾改。但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时,不仅要有过硬的抓捕本领,更要用智慧来战胜对手,让他们如实交代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


今年4月,王一宁抓获了刚刚结束毒品交易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经调查,王某在2008年时曾因吸毒被警方抓获,但此后并无毒品相关违法犯罪记录。“这次是因为吸食和贩卖毒品被我们盯上了,以贩养吸,更加说明了毒品的危害。”王一宁感叹道。


刚进审讯室的王某和大多数毒品犯罪人员相同,拒绝沟通,企图用“零口供”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王一宁深知,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法律和复杂人性的交织,决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或方法,而是要根据每位犯罪嫌疑人的性格、背景及犯罪心理,灵活调整审讯策略。


王一宁提起一些家长里短的话题,渐渐地,犯罪嫌疑人王某放下戒备,开始愿意与民警交流。


“我母亲都70多了,女儿才8岁。王警官,我要是进去了,她们怎么办?”渐渐地,王某有些哽咽,在交代了犯罪事实之后,眼眶也逐渐变红。


“他们既可怜又可恨,虽然很多人的第一次吸毒并非主动,但一旦沾上就逃脱不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审讯结束后,王一宁心中五味杂陈。他说,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只有进一步加大毒品犯罪打击力度、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才是硬道理。一路走来,王一宁怀念着从军之路,更无悔从警征程,褪下“橄榄绿”,着上“藏青蓝”,他始终笃定前行。


一路走来,王一宁怀念着从军之路,更无悔从警征程,褪下“橄榄绿”,着上“藏青蓝”,他始终笃定前行。


无惧风雨向未来


■ 黄 颖


2006年,20岁的他在大学校园里看到招募大学生士兵的消息,从小种在心中的军人梦被唤起。没有丝毫犹豫,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成为江西省首批大学生士兵,服役于享有“攻坚老虎师”美誉的武警某部队。在部队期间,他荣获优秀士兵、海关执勤防腐拒变标兵等称号。


2011年进入警营后,他长期战斗在缉毒一线,传承忠诚军魂,舍生忘死、不惧挑战,先后荣获全国扫毒害保平安先进个人、全国毒品案件信息管理先进个人、江西省公安信息化实战应用尖兵、江西省首届十大禁毒先锋、江西省赣鄱禁毒先锋先进个人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得嘉奖5次。


他就是抚州市公安局临川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王昆。“岁月如梭,一半书写橄榄绿,一半刻着公安蓝,一身藏蓝色的警服,是忠诚的延续,更是传承一份责任。摸着两套衣服,我想我不仅能做好一个兵,也能做好一名警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伤疤是他的“军功章”


每位缉毒民警,身上或多或少,都曾“挂过彩”,王昆也不例外。


那是在2014年侦办公安部目标案件徐某等人特大贩毒案时受的伤。王昆回忆,在抓捕该贩毒团伙成员时,主要犯罪嫌疑人徐某试图驾车冲开民警的包围。为了不让徐某逃走,王昆不顾危险正面迎向徐某驾驶的汽车,在即将撞上时迅速跳上引擎盖,用警棍将车子的挡风玻璃砸碎,伸出一只手臂死死抓住驾驶室一侧的窗框。徐某为了摆脱王昆,用力掰扯王昆的右手中指。王昆忍住巨大的疼痛,紧紧抓着徐某。成功制伏徐某后,王昆忘记了疼痛,迅速投入到对徐某的审讯工作中。事后去医院检查发现,王昆的右手中指肌腱断裂,且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右手中指畸形,并丧失部分功能。每每谈起这次经历,他只说这是自己缉毒行动中收获的“军功章”。


从毒贩腰间搜出上膛手枪


“涉毒人员是亡命之徒,要成功抓捕他们,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也需要我们更拼命,魔高一尺那必须道高一丈!”在王昆的从警经历里,有着不少惊心动魄的时刻。


一天深夜,一起公安部目标案件的主要嫌疑人全某携带枪支潜逃至抚州并入住某宾馆。得到消息后,王昆主动请战担任此次行动的第一抓捕手。夜已深,如果贸然对持有枪支的全某采取行动,可能会造成宾馆入住旅客的恐慌甚至伤亡。王昆决定,等!等待合适的抓捕时机!


为了掌控全某即时动态,王昆一整夜趴在全某对面房间的门上,通过猫眼实时观察。第二天14时许,谨慎观察跟踪了全某近15个小时的王昆终于等来了最佳抓捕时机,伺机迅速将全某扑倒控制,死死按住他的双手,并在全某的裤腰带上发现已经上膛的枪支……


拒绝毒贩金钱利诱


电视剧《破冰行动》中,唐旭饰演的蔡永强曾说:“干禁毒的,无非就是两种风险。一种是生命危险,因为对手都是一些拿命赌钱的亡命徒;第二种是诱惑的风险,走毒来钱太容易了,为了保命他们会不惜血本地向我们砸钱。”对于这段话,王昆深有感触。


那一年,他在抓获一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的主要嫌疑人郑某时,郑某曾提出给王昆50万元,让他放了自己。王昆断然拒绝,并告诉他如实交代罪行才是唯一的出路。最终,郑某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多名被王昆教育挽救的吸毒人员,曾向王昆送礼以示感谢,都被拒绝了,王昆总会告诉他们:“你们不再吸毒了,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凭着一股敢打敢拼的韧劲儿,王昆和战友们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他先后参与破获毒品刑事案件400余起,包括“3·6”非法生产制毒物品案、“802”跨国走私制造毒品专案等公安部、省公安厅目标案件20余起,缴获毒品达600千克以上。他常说:“禁毒工作任重道远,我还有很多工作没做。”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坚定信念,时刻激励着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使他忠实地履行从“橄榄绿”到“警服蓝”的神圣诺言。


激情奔走  只为无毒


■ 邓淇月


今年49岁的王勋是湖南省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名戒毒警察,从事戒毒工作已经4年多。王勋1994年入伍,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5次。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他继续用热血守护平安。2023年,王勋荣获常德市“最美志愿者”称号。


毒品预防教育,是禁毒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哪里有群众和学生,哪里就是禁毒宣讲的讲台,哪里就是播撒禁毒种子的田野,哪里就有王勋和他所带领的“啄木鸟”禁毒志愿者团队。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啄木鸟”禁毒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们借助自己的专业特长,以讲台为禁毒阵地,把宣讲当成除毒武器,奔走在学校、社区、工厂等场所,为学生、居民、务工人员等群体宣讲禁毒知识,让禁毒理念深入人心。


在全市9个县(市、区)和5个管理区毒品预防教育的三尺讲台,大中小学校校园、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都有王勋忙碌的身影,用一场场精彩的宣讲赢得阵阵掌声。每当夜深人静时,王勋都会整理记录一天的工作,日积月累,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王勋和“啄木鸟”禁毒志愿者团队的战友们,日复一日奔走在城乡之间,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和全民普法宣传共计1000余场,覆盖受众近百万人次,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000余小时,真正做到了让禁毒宣传进入千家万户。


王勋曾说:“拉一把,他们或许会远离毒魔;否则,他们可能会继续颓废。对于戒毒人员的后续照管、延伸帮扶是我们司法行政戒毒警察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他与同事们一起,照管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1100余名,通过电话、QQ、微信视频跟踪回访以及实地走访帮扶等方式,实时掌握服务对象在戒毒康复、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就业就医等方面的真实情况。针对帮扶对象的不同需求,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就业帮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其解决在就业安置等方面的困难,落实精准帮扶措施。


有人说,激情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状态,是不竭的动力。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它就会触动你的心弦,成为你注意力的焦点,激发你愉悦的情绪。正是这份激情,让王勋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在默默耕耘的岗位上谱写了一名司法行政戒毒警察的忠诚与坚守。


“全能手”的成长之路


■ 陕小龙


有一种激情燃烧的岁月,叫军营生活;有一种无怨无悔,叫奉献青春。从军营到警营,变化的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初心。


2011年12月,22岁的文贵静怀揣着对军营的无限向往应征入伍,在某部队服役。2013年12月退役后,面对人生的转折点,文贵静毅然选择了公安事业,他立志将自己在部队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守护社会安宁的力量。他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成为青海省贵德县公安局的一名辅警,先后在旅游警察大队、河阴派出所、治安大队工作。2021年9月,他被调到禁毒大队工作,内心暗暗发誓要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退役不褪色,转岗再建功”的愿望。


在几年的禁毒工作中,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为了保护社会的安宁和人民的安全,始终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练就过硬本领。


今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大队民警接到线索称,在本县一小区内有几人聚众吸食毒品。面对狡猾的贩毒嫌疑人和可能的暴力冲突,文贵静主动请缨,和大队民警一起前往现场,经过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蹲守与摸排,最终在第二天凌晨确定了嫌疑人所在方位。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执行力,文贵静锁定了嫌疑人的具体位置,告知同事后,共同商议出行动方案,随后合力一举捣毁了该吸贩毒团伙,缴获大量毒品,抓捕犯罪嫌疑人若干名。


工作中,文贵静积极参与禁毒执法行动。他坚信执法打击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有效的执法行动,才能有力地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宁稳定。在大队日常工作中,他是被大家公认的“黏合剂”,凭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促进了团队内部的高效协作。无论是紧急任务还是日常巡逻,他总是与队友们并肩作战,共同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在参与缉毒工作之余,文贵静在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中也不遗余力。随着对禁毒工作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文贵静更加认识到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从2022年开始,贵德县重点投入开展海南藏族自治州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禁毒大队在日常工作中加大了禁毒宣传力度。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禁毒大队建成的贵德县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禁毒教育基地。自从服务中心建成以来,文贵静作为负责人,定期接待来自各个单位、企业、学校的观摩学习团体,他细致耐心地为访客宣传讲解展出的毒品类型、毒品的变化、吸毒的后果等,提高了群众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此外,他经常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禁毒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通过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讲解,让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他的努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好评。


在工作中,他特别关注涉毒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帮扶工作。他深知,涉毒人员往往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社会压力,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因此,他积极学习心理咨询知识,为涉毒人员提供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重新融入社会。


为了更好地适应禁毒工作的需要,文贵静积极参与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毒品识别、毒品检测新设备操作知识的学习。他深知禁毒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热情。他坚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在培训中,他勤奋刻苦,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成为禁毒队伍中的业务骨干。禁毒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文贵静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付出努力,终有一日可以彻底根除毒品的危害!


禁毒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文贵静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付出努力,终有一日可以彻底根除毒品的危害!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甘肃禁毒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通讯地址:兰州市广武门街道黄河沿38号 投稿邮箱:gsjdw@163.com

甘肃省禁毒协会 主办 陇ICP备20000024号-1